医考必过

中医内科高级职称考试复习指导(8)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14 08:56
名词解释在各类考试中占有一定份量,典型的名词易于掌握,如对各疾病名称的解释,什么是肺胀、消渴、虚劳、中风、血淋等。但不典型的名词或换一种

名词解释在各类考试中占有一定份量,典型的名词易于掌握,如对各疾病名称的解释,什么是肺胀、消渴、虚劳、中风、血淋等。但不典型的名词或换一种说法,学习中更应注意,如什么是滞下、单腹胀、瘟黄、消瘅、时行感冒、膈消等。这些名词多隐藏在概述部分或治疗部分,复习过程要全面理解。

1.典型的名解如下:

外感发热、湿阻、痢疾、疟疾、哮病、喘、肺胀、肺痈、肺痨、心悸、胸痹心痛、眩晕、中风、失眠、痴呆、痫病、癫病、狂病、痞满(胃痞)、呃逆、噎膈、黄疸、胆胀、鼓胀、水肿、淋证、膏淋、癃闭、关格、郁病、血证、汗证(自汗、盗汗)、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积聚、厥证、瘿病、痹病、痿病、颤震、癌症。(42个)

2.不典型的名解如下:

时行感冒、疰夏(P39)、疫毒痢、休息痢、疟母、喘脱、怔忡、真心痛、类中风、真中风、口僻、嘈杂、风水、膏淋、血淋、尿浊、梅核气、脏躁、便血、尿血、咳血、葡萄疫、痰厥、偏头痛、雷头风、真头痛、肺热叶焦、甘温除热、肾着、脱汗、战汗(31个)

(十一)掌握相关病证的鉴别

类证(病)鉴别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面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教材的熟练程度等,要求学生平时须通读教材,前后互参,深刻理解,不但对教材中提出明显鉴别之处予以掌握,如鼓胀与水肿、肺痨与虚劳、噎膈与反胃、厥证与中风、血淋与尿血等等。而且未明显提出的鉴别也要细心归纳,如与“气、血、水”三者病理因素相关的疾病有哪些?有何不同?黄疸与泄泻发病都与湿邪有关,治法有何异同?要举一反三,才能答题自如。

一级鉴别题:

1. 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 3. 泄泻、痢疾4. 5. 鼓胀、水肿6. 7. 积与聚8. 9. 喘与哮10. 11. 惊悸、怔忡12. 13. 癫、狂14. 15. 呕吐、反胃、噎膈16. 17. 黄疸、萎黄、黄胖18. 19. 尿血与血淋20. 21. 尿浊与膏淋22. 23. 癃闭、淋证24. 25. 咳血、吐血26. 27. 痹与痿28.二级鉴别:

1. 普感与时感2. 3. 喘与气短4. 5. 肺劳与虚劳6. 7. 脏躁与痴呆8. 9. 呃逆、嗳气、干呕10. 11. 便秘、积聚12. 13. 梅核气与噎膈14. 15. 瘿病、瘰疠16.三级鉴别:

1. 肺痈与风温2. 3. 癫病与痴呆4.特殊鉴别

1.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2. 3. 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4. 5. 阳水与阴水6. 7. 阳黄与阴黄8.(十二)病例分析的实践运用

中内是一门临床学科,故学习过程中应密切联系临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考试也往往有1-2题病例分析,所占分数比例较高。遇到此类题型,可从以下思路解题:

1.患者年龄:根据年龄可初步判断疾病范围及类别,如发病五十岁以上,多为老年病如胸痹、中风、肺胀等。

2.重视主诉:主诉症状或病例分析所列诸症状中的首要症状是诊断该病的关键词,如一患者上腹部疼痛时作,痛势绵绵,喜温喜按,食后痛减, 呕吐清水,纳差,乏力,手足不温,大便质稀,日行1-2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因“上腹部疼痛”在前,故正确诊断应为“胃痛”,而不应诊断为呕吐或泄泻、腹痛等。

3.结合病程:若为数小时,几天甚至月余,可能是实证;若几年、几十年可能为虚证。

4.不忘兼症:主兼症结合可判断疾病证型。

5.考虑多发病、常见病:以临床常见病入手,考虑每系统中最重要疾病,如肺系要重视哮、喘、肺胀、咳嗽等。心脑系要重视胸痹、心悸、失眠、眩晕等。肾系要重视水肿、淋证等。消化系重视胃痛、泄泻、痢疾等。肝胆病重视胁痛、黄疸等。肢体经络要重视头痛、痹病等。气血津液病证要重视消渴、内伤发热等。

病例部分答题可从下面顺口溜得到启示:

第一症状(或主诉)判疾病

次要症状定证型

病程长短审虚实

最后舌脉来验证

四、记忆方法精彩点评

(一)疾病定义的记忆方法

记法:疾病概念要全面,因机位症与特点。

即疾病的定义一般包含病因、病机、位置、症状、本病的特点五部分内容。如哮病的概念为病因: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病机: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位置:肺;症状: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特点: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这种思维记忆模式可贯穿于所有疾病定义中。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