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大纲免费下载
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大纲什么时候公布?相信这是近期准备参加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生最关心的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在这里回复大家: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大纲已经公布!与2016年相比较没有变化。具体内容如下,供所有学员参考:
免费下载(word版):2017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大纲免费下载.doc
 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   
一、问诊   
(一)问诊的内容   
1.一般情况   
2   
 
2.主诉   
2   
 
3.现病史   
2   
 
4.既往史   
2   
 
5.个人生活史   
2   
 
6.家族史   
2   
 
(二)问寒热   
1.问寒热的含义   
2   
 
2.寒热症状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三)问汗   
异常汗出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四)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   
 
2.疼痛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2   
 
(五)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六)问耳目   
1.耳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七)问睡眠   
失眠、嗜睡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八)问饮食口味   
1.口渴与饮水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食欲与食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3.口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九)问二便   
1.大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十)问经带   
1.月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带下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二、望诊   
(一)望神   
1.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相关鉴别及临床意义   
2   
 
2.神乱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二)望面色   
1.常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3.五色主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4.望色十法的含义及具体内容   
2   
 
(三)望形   
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四)望态   
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五)望头面   
1.望头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望面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六)望五官   
1.望目部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望口与唇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3.望齿与龈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4望咽喉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七)望躯体   
1.望颈项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望手足病变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八)望皮肤   
1.皮肤色泽、形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斑疹、水疱、疮疡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九)望排出物   
1.望痰、望涕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望呕吐物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三、舌诊   
(一)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   
2   
 
(二)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   
 
(三)望舌质   
1.舌色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特征及临床意义   
2   
 
2.舌形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特征及临床意义   
2   
 
3.舌态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特征及临床意义   
2   
 
4.舌下络脉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特征及临床意义   
2   
 
(四)望舌苔   
1.望苔质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2.望苔色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五)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及临床意义   
1.舌质舌苔的综合分析   
2   
 
2.舌诊的临床意义   
2   
 
四、闻诊   
(一)听声音   
1.声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2.语言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3.呼吸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一)听声音   
4.咳嗽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5.胃肠声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二)嗅气味   
口气、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五、脉诊   
(一)诊脉概说   
1.寸口诊法的部位、原理及寸口分候脏腑   
2   
 
2.诊脉方法   
2   
 
3.脉象要素   
2   
 
(二)正常脉象   
1.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胃、神、根的含义   
2   
 
(三)常见病脉   
1.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鉴别   
2   
 
2.常见病脉的临床意义   
2   
 
(四)相兼脉   
常见相兼脉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五)真脏脉   
真脏脉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及临床意义   
2   
 
(六)诊小儿脉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2   
 
六、按诊   
(一)按诊的方法与意义    
1.按诊的手法   
2   
 
2.按诊的意义   
2   
 
(二)按诊的内容   
1.按虚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2.按脘腹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3.按肌肤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4.按手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5.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2   
 
七、八纲辨证   
(一)八纲基本证候   
1.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识别   
2   
 
2.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识别   
2   
 
3.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识别   
2   
 
4.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识别   
2   
 
(二)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1.证候相兼的内容   
2   
 
2.证候错杂的内容   
2   
 
3.证候转化的内容   
2   
 
4.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   
2   
 
八、病性辨证   
(一)六淫辨证   
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淫证候、火淫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二)阴阳虚损辨证   
1.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识别及意义   
2   
 
(三)辨气血类证候   
1.气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2.血虚类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3.气滞类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4.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5.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6.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7.气血同病类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四)辨津液类证候   
痰证、饮证、水停证、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证候鉴别与临床意义   
2   
 
(五)辨情志证候   
喜证、怒证、悲恐证、忧思证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及意义   
2   
 
九、脏腑辨证         
(一)辨心病证侯   
1.心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心病各证候的识别   
2   
 
(二)辨肺病证候   
1.肺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肺病各证候的识别   
2   
 
(三)辨脾病证候   
1.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脾病各证候的识别   
2   
 
(四)辨肝病证候   
1.肝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肝病各证候的识别   
2   
 
(五)辨肾病证候   
1.肾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肾病各证候的识别   
2   
 
(六)辨脏腑证候   
1.腑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腑病各证候的识别   
2   
 
(七)辨脏腑兼病证候   
1.脏腑兼病各证候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脏腑兼病各证候的识别   
2   
 
十、其他辨证方法概要   
(一)辨六经病证   
1.太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2.阳明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少阳病证的辨证要点   
2   
 
4.太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5.少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6.厥阴病证的辨证要点   
2   
 
7.六经病证的传变   
2   
 
(二)辨卫气营血病证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   
2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   
2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   
2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   
2   
 
5.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2   
 
(三)辨三焦病证   
1.上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2.中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3.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   
2   
 
诊断学基础   
一、症状学   
(一)发热   
1.发热的病因   
2   
 
2.发热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3.发热的伴随症状   
2   
 
4.发热的问诊要点   
2   
 
(二)胸痛   
1.胸痛的病因   
2   
 
2.胸痛的问诊要点   
2   
 
(三)腹痛   
1.腹痛的病因   
2   
 
2.腹痛的问诊要点   
2   
 
(四)咳嗽与略痰   
1.咳嗽的病因   
2   
 
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   
2   
 
(五)咯血   
1.咯血的病因   
2   
 
2.咯血的问诊要点   
2   
 
3.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2   
 
(六)呼吸困难   
1.呼吸困难的病因   
2   
 
2.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3.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2   
 
4.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2   
 
(七)发绀   
1.发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2.发绀的问诊要点   
2   
 
(八)水肿   
1.水肿的病因   
2   
 
2.水肿的问诊要点   
2   
 
(九)恶心与呕吐   
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   
2   
 
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要点   
2   
 
(十)呕血与黑便   
1.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2   
 
2.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   
2   
 
(十一)腹泻   
1.腹泻的病因   
2   
 
2.腹泻的问诊要点   
2   
 
(十二)黄疽   
1.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2   
 
2.黄疸的问诊要点   
2   
 
(十三)皮肤黏膜出血   
1.皮肤黏膜出血的病因   
2   
 
2.皮肤黏膜出血的问诊要点   
2   
 
(十四)抽搐   
1.抽搐的病因   
2   
 
2.抽搐的问诊要点   
2   
 
(十五)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病因   
2   
 
2.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2   
 
4.意识障碍的问诊要点   
2   
 
二、问诊   
问诊的方法及内容   
1.问诊的方法   
2   
 
2.问诊的内容   
2   
 
三、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法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嗅诊   
2   
 
(二)一般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査   
2   
 
2.皮肤检査   
2   
 
3.淋巴结检查   
2   
 
(三)头部检查   
1.头颅检查   
2   
 
2.头部器官检查   
2   
 
(四)颈部检查   
1.颈部姿势与运动   
2   
 
2.颈部皮肤、包块与血管检查   
2   
 
(四)颈部检査   
3.甲状腺检查   
2   
 
4.气管检查   
2   
 
(五)胸壁及胸廓   
1.胸部体表标志   
2   
 
2.胸廓检查   
2   
 
3.胸壁检查   
2   
 
4.乳房检査   
2   
 
(六)肺和胸膜检查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肺与胸膜常见病的体征   
2   
 
(七)心脏、血管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血管检查   
2   
 
6.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体征   
2   
 
(八)腹部检查   
1.视诊   
2   
 
2.触诊   
2   
 
3.叩诊   
2   
 
4.听诊   
2   
 
5.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2   
 
(九)肛门、直肠检查   
肛门、直肠指诊   
2   
 
(十)脊柱与四肢检查   
1.脊柱检査   
2   
 
2.四肢检查   
2   
 
(十一)神经系统检查   
1.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方法   
2   
 
2.感觉功能检查   
2   
 
3.运动功能检查   
2   
 
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方法   
2   
 
5.神经反射检查   
2   
 
四、实验诊断   
(一)血液的一般检查   
1.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计数   
2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2   
 
3.血小板检测   
2   
 
4.网织红细胞计数   
2   
 
5.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检查   
2   
 
(二)血栓与止血检查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   
 
2.出血时间测定   
2   
 
3.凝血因子检测   
2   
 
4.D-二聚体测定   
2   
 
5.DIC检查法   
2   
 
(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1.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2   
 
2.交叉配血试验   
2   
 
(四)骨髓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2.骨髓增生度分级   
2   
 
(五)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蛋白质代谢检查   
2   
 
2.胆红素代谢检查   
2   
 
3.常用血清酶检查   
2   
 
4.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六)肾功能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   
 
2.血肌酐测定   
2   
 
3.血清尿素氮测定   
2   
 
4.血清尿酸测定   
2   
 
5.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2   
 
6.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   
2   
 
(七)常用生化检査   
1.血清钾测定   
2   
 
2.血清钠测定   
2   
 
3.血清氯测定   
2   
 
4血清钙测定   
2   
 
5.血清铁测定   
2   
 
6.血糖测定   
2   
 
7.糖耐量试验   
2   
 
8.血脂检查   
2   
 
(八)酶学检查   
1.血清淀粉酶测定   
2   
 
2.血清心肌酶检测   
2   
 
(九)心肌蛋白检测   
1.肌钙蛋白T测定   
2   
 
2.肌钙蛋白I测定   
2   
 
3.肌红蛋白测定   
2   
 
(十)免疫学检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2.血清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3.抗链球菌溶血素“0”测定   
2   
 
4.自身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2   
 
5.肥达反应检测的临床意义   
2   
 
6.梅毒血清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7.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2   
 
8.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   
 
9.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的临床意义   
2   
 
10.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2   
 
(十一)尿液检査   
1.正常尿液各种检查表现   
2   
 
2.尿液一般性状各项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3.尿液化学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2   
 
4.尿液镜检异常的临床意义   
2   
 
5.尿沉渣计数的临床意义   
2   
 
(十二)粪便检查   
1.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2   
 
2.粪便显微镜检査   
2   
 
3.粪便化学检查   
2   
 
4.粪便细菌学检查   
2   
 
(十三)痰液检查   
1.痰液标本收集   
2   
 
2.痰液一般性状检查   
2   
 
3.痰液显微镜检查   
2   
 
(十四)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   
 
2.渗出液与漏出液鉴别   
2   
 
(十五)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2   
 
(十六)生殖系统体液检查   
1.阴道分泌物检查   
2   
 
2.精液检查   
2   
 
3.前列腺液检查   
2   
 
五、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1.常用心电图导联   
2   
 
2.心电图测量方法   
2   
 
3.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和临床意义   
2   
 
4.平均心电轴   
2   
 
5.房、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2   
 
6.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2   
 
7.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2   
 
8.心电图负荷试验适应证和禁忌证   
2   
 
(二)肺功能检查   
1.肺容积检查   
2   
 
2.肺容量检查   
2   
 
3.通气功能检查   
2   
 
4.换气功能检查   
2   
 
5.血气分析及酸碱度测定   
2   
 
6.常见酸碱平衡紊乱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2   
 
(三)内镜检查   
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2   
 
2.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2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   
 
六、影像诊断   
(一)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   
 
(二)放射诊断   
1.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   
 
2.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表现   
2   
 
3.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表现   
2   
 
4.消化系统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   
2   
 
5.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6.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7.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8.骨与关节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查表现   
2   
 
9.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CT及磁共振检査表现   
2   
 
10.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2   
 
(三)放射性核素诊断   
1.甲状腺吸131碘功能测定   
2   
 
2.血清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2   
 
传染病学   
一、传染病学总论   
(一)传染病流行过程与特征   
1.传染病流行过程   
2   
 
2.传染病的特征   
2   
 
(二)传染病的诊治与预防   
1.传染病的诊断   
2   
 
2.传染病的治疗   
2   
 
3.传染病的预防   
2   
 
4.近几年所发传染病的中医认识   
2   
 
二、常见传染病   
(一)病毒性肝炎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三)艾滋病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   
 
6.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四)流行性感冒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六)伤寒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七)细菌性痢疾   
1.病原学   
2   
 
2.流行病学   
2   
 
3.病机发病机理   
2   
 
4.临床表现及体征的识别   
2   
 
5.实验室检查   
2   
 
6.诊断与鉴别诊断   
2   
 
7.治疗   
2   
 
8.预防   
2   
 
(八)近年新发、多发传染病   
1.近年新发的传染病概况   
2   
 
2.近年多发的传染病概况   
2   
 
三、医院感染   
消毒与隔离   
1.消毒   
2   
 
2.隔离   
2   
 
3.医院感染的预防   
2   
 
医学心理学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的心理现象   
1.心理学的内容   
2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   
2   
 
3.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4.个性的定义、内容和个性心理特征   
2   
 
 
二、心理应激
 
 
    
应激反应   
1.应激、应激源及种类   
2   
 
2.中介机制和应激反应   
2   
 
3.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2   
 
三、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详细解释   
1.心身疾病的特点   
2   
 
2.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2   
 
3.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2   
 
(二)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1.临床典型的心身疾病   
2   
 
2.睡眠障碍与疼痛心理   
2   
 
3.妇科和儿科心身疾病   
2   
 
四、心理障碍   
(一)心理障碍的详细解释   
1.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   
2   
 
2.心理障碍的分类   
2   
 
(二)神经症性障碍   
1.神经症性障碍的临床特征与常见症状   
2   
 
2.临床常见神经症性障碍: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   
2   
 
(三)其他类型的心理障碍   
1.人格障碍及类型   
2   
 
2.行为不良   
2   
 
五、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详细解释   
1.心理健康的意义   
2   
 
2.心理健康的标准   
2   
 
(二)心理健康的发展   
1.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婴幼儿、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2   
 
2.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家庭、学校和职业   
2   
 
六、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一)病人的心理问题   
1.病人角色   
2   
 
2.病人的心理需要   
2   
 
3.病人的一般心理问题   
2   
 
4.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门诊、住院和手术病人   
2   
 
(二)医患关系   
1.医患关系的模式与重要性   
2   
 
2.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2   
 
3.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2   
 
医学伦理学   
一、医学的道德传统   
(一)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1.中国医学道德规范   
2   
 
2.中国古代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二)外国医学的道德传统   
1.外国医学道德规范   
2   
 
2.外国医学家的道德风范   
2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一)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不伤害原则   
2   
 
2.有利原则   
2   
 
3.尊重原则   
2   
 
4.公正原则   
2   
 
(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   
1.权利与义务   
2   
 
2.情感、良心   
2   
 
3.审慎、保密   
2   
 
4.荣誉与幸福   
2   
 

卫生法规   
 
 
 
一、卫生法中
的法律责任
 
 
    
(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   
1.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民事责任的构成   
2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2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   
1.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行政责任的构成   
2   
 
3.行政责任的形式   
2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概念及其特征   
2   
 
2.刑事责任的构成   
2   
 
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1.执业医师享有的权利   
2   
 
2.执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2   
 
3.《执业医师法》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法定要求   
2   
 
4.《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药品必须符合法定要求   
2   
 
2.假药和劣药   
2   
 
3.特殊管理的药品   
2   
 
4.《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   
2   
 
5.《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2   
 
2.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   
2   
 
3.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2   
 
4.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2   
 
5.相关机构及其人员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2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2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2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2   
 
(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1.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与分级   
2   
 
2.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   
 
3.医疗事故的处理   
2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1.《中医药条例》制定目的与适用范围   
2   
 
2.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   
2   
 
3.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原则与中医药现代化   
2   
 
4.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   
2   
 
5.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2   
 
6.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   
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 | 
医考必过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8001560号
Copyright © 2005-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