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华大蟾蜍新药用部位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08 08:27
【关键词】蟾蜕;药用部位;本草考证摘要: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研究蟾蜕与本草记载的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关系

【关键词】蟾蜕;药用部位;本草考证

摘要:目的通过本草考证,研究蟾蜕与本草记载的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关系。方法通过考察古今本草文献记载,比较蟾蜕和本草记载的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来源、采集和使用情况。结果经考证,蟾蜕与本草记载中蟾蜍其它各药用部位的描述均不符合。结论蟾蜕应为药用动物蟾蜍的一个新的药用部位。

蟾蜍是一种中医临床常用的药用原动物,其记载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当代本草学巨著《中华本草》记载: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归心、肝、脾、肺经”,能“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治痈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古今验方将其广泛应用于拔毒消肿、定痛杀虫、强心利尿。现代临床又将其用于抗肿瘤、镇痛、利水消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蟾蜍全身均可入药,常用的有蟾皮、蟾酥等。近年来,我国江苏海门一带民间偶然发现中华大蟾蜍还具有类似于爬行动物蛇类的蜕皮现象,可以蜕下完整的角质衣膜,因之将其称为蟾蜕或蟾衣,通过人工采集并将其试用于对肿瘤病人的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蟾蜕作为蟾蜍药用部位之一,其本草渊源,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有人认为它就是本草中所载之蟾皮,也有人不同意这一说法。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通过蟾蜕的来源,性状特征,并结合历代本草中有关蟾蜍各药用部位的记载进行全面考证来澄清这一问题。

1蟾蜕的来源

根据观察,蟾蜕来源于中华大蟾蜍生长发育过程中蜕下的完整的角质衣膜。每年4月,天气渐渐转暖,中华大蟾蜍由冬眠转人活动期,此时开始爬出土穴或从水底淤泥中钻出,吞食鲜活昆虫或其它小动物,补充营养。蜕衣前,蟾蜍活动减少,表现离群倾向,单独停留一处,反应迟钝。蟾蜍的蜕皮是从背部开始的,首先蟾蜍背部肌肉收缩弓起,使后背产生一与脊柱垂直的横突起,将衣膜撑破,突起处出现纵向和横向开裂的缝隙,然后蟾蜍以后肢为工具从背下部中间将衣膜向前向外撕扯,不断将缝隙拉大,接着蟾蜍后肢停止运动,转而以前肢将头部的衣膜不断的向前撸,犹如人脱背心状。很快,蟾蜍的眼睛和嘴巴也露了出来。接着,蟾蜍又开始以前后肢并用将背部,头部和腹部剩余的衣膜扯下。最后,蟾蜍又用嘴巴咬住前后肢上的残余衣膜,将其扯去,从而完成了蜕皮的全过程。而蜕下的衣膜蟾蜍并没有将其丢弃,而是边蜕边吃,很快将其吞入肚内。

2蟾蜕性状的初步观察

蟾蜕形状和蟾蜍相似,因为被压扁的缘故,比蟾蜍的实际形体略大。薄膜状,半透明,角质,四肢向前后伸展,略呈H形,全长10~15cm,宽7~10cm.表面粗糙,全身散布众多大小不一的瘰疣粒,习称痱磊。较大的痱磊在躯干背部和四肢外侧较多,尤以背部脊柱上方及其两侧和后肢大腿外侧阳面最密集,手感粗糙。腹部及四肢内侧阴面较少,而手感稍显平坦。另外蟾蜕全身还分布有大量较小的浅黑色或黑色小点。蟾蜕头部向前伸出,半圆形,最宽处达2~3cm,常皱缩而略显不平,眼、耳及耳后腺均不明显。躯干呈类方形至宽长方形,长可达7~10cm,宽5~8cm;前端头部两侧的肩部凹入而呈半圆形,前后肢间及胸腹两侧稍向外凸而呈弧形;两后肢间的尾部内缩或稍凸呈圆弧状。蟾蜕前肢肱部上粗下细,略呈圆锥形。小臂部渐细,到掌部又变宽而呈斜圆锥形。掌端具五趾,趾长0.5~1.0cm,趾端渐细或因趾端未全部外展而折成平截状。趾间有蹼相连。蟾蜕后肢略长于前肢,从躯干部延伸成三角形。大腿部与小腿部无明显界线,腿跟部与躯干部亦无明显界线,后肢近掌部时渐细,到掌部时又宽,掌端有五趾,第四趾最长,趾间有蹼相连呈波状,未连部分呈短尖状或因蜕下时未全部伸展而折叠成平截状。蟾蜕鲜品或用水浸泡湿润后,柔软而有滑腻感。干燥品体轻,质坚而脆,稍加力即可撕裂,撕裂后裂缝不平直。闻之气微,味淡而略腥,入口嚼有粘滑感。蟾蜕产地民间习惯上以形态完整,体大厚实,痱磊多且大,手感粗糙者为佳。

3蟾蜍不同药用部位的本草记载

蟾蜍药用虽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味辛、寒,主邪气,破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这里只记载它的功效,而没有涉及用的是哪一部位,故只能想象为药用的是动物的全体,至于如何用,因记载中有“服之”语,当然首推内服。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记载了蟾蜍的两种用法,一种为“五月五日取东行者,阴干用”。此处阴干可理解为用蟾蜍全体的干燥品,应与今之中药材“干蟾”相同。另一种用法是去肠生捣食。“古代”去肠可能就是今天去内脏的意思,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