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影响因素定性研究(3)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5-12-04 10:43
3.2.1 稳定社区护理队伍,保证人力资源我国社区护士配置方面,特别是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为了稳

3.2.1 稳定社区护理队伍,保证人力资源我国社区护士配置方面,特别是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为了稳定社区护理队伍,首先需转变传统观念。各级政府、社区管理者应当重视社区护理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以服务人口为定编依据 ,合理配置社区护士数量。其次,建立完善的社区护士人才建设和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奖励评优、合理收入分配等方式为社区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最后,解决全科护士缺乏问题。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所以需要社区护士掌握多专业知识。但目前社区全科护士人员紧缺,不足以满足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因此,需要加快培养社区现有护士的综合素质,从本质上根除社区护士不足的局面。

3.2.2 加强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愿接受社区护理是因为对社区护士能力缺乏信任感。有研究指出,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是社区高血压患者获取高质量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且能更好地推广高血压护理管理 .因此,亟须提升社区护士专业能力,消除患者的顾虑。首先,通过定期院外进修、聘请护理专家开设知识讲座、建立高血压社区护理示范区以促进各中心或站点护士交流等方式进行高血压护理理论和技能培养。其次,高血压社区护理关键是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所以还需要对社区护士进行心理学、教育学、行为科学、传播学、预防医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教育。最后,社区是个特殊的医疗服务场所,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应当了解如何规避医疗风险。因此,伦理和法律方面知识的培训也必不可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2.3 完善高血压病管理设施设备配置本研究显示,目前南昌市高血压社区防治设施设备和药物品种仍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应根据高血压病患者三级预防管理要求和个体需求的特点,合理配置和更新相应设备设施,如动态血压监测仪、康复训练设备设施等,为开展高血压病社区护理提供物质保障。

3.2.4 推行高血压社区护理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社区护士在高血压综合防治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本研究发现,南昌市高血压社区护理缺乏系统性指导,亟须探索一套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第一,卫生相关部门需制定统一的《高血压社区护理管理规范》,使社区护士能根据高血压的患者疾病特点确定工作目标,合理选择护理方案,规范工作细则。第二,明确社区护士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岗位职能,以辖区为单位,分工合作。第三,规范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如低盐饮食评价标准、健康生活方式评价标准等。最后,加强社区护理风险管理,避免医疗纠纷。通过以上方式,以最合理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3 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是高血压社区护理发展的动力 高血压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患者对社区护士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阶段,不能合理利用高血压社区护理资源 .因此,需加大宣传力度,争取高血压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一方面,社区护士应树立现代社区护理服务理念,主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预防保健意识,同时也能提升社区护理服务形象。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协助CHC联合媒体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国家慢病防治减免政策等信息宣传工作,以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自愿参与到社区慢病管理。同时,还应对高血压社区护理工作进行大力宣传,以提升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