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肝硬化-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指导(2)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6-01-10 08:33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腹部膨胀如鼓,伴小便短少,腹壁青筋暴露等,与中医的水臌相类似,可归属于单腹胀、鼓胀等范畴。 一、中医病因病机 1.酒食不

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腹部膨胀如鼓,伴小便短少,腹壁青筋暴露等,与中医的“水臌”相类似,可归属于“单腹胀”、“鼓胀”等范畴。

一、中医病因病机

1.酒食不节 嗜酒过度,或饮食不节,使脾胃受伤,运化失职,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水湿停聚而致腹部胀大。

2.情志失调 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则血行不畅,同时肝气乘脾,运化失职,以致气滞血瘀与水湿交结。

3.感染血吸虫 内伤肝脾,气滞疯瘀,水湿停聚,而见腹部胀大。

4.他病转化 黄疸、积聚等病日久不愈转化而成。

总之,本病的病变脏腑在肝脏,与脾、肾密切相关,初起在肝脾,久则及肾。基本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腹中。本病晚期水湿郁而化热,蒙蔽心神,引动肝风,迫血妄行,出现神昏、痉厥、出血等危象。

二、中医中医辨证法

实证:

1.气滞湿阻证

证候:腹大胀满,按之软而不坚,胁下胀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或矢气稍减,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寒湿困脾证

证候: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怯寒懒动,精神困倦,脘腹痞胀,得热则舒,食少便溏,小便短少,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缓或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行气利水。

方药:实脾饮加减。

3.湿热蕴脾证

证候: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肌肤发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肝脾血瘀证

证候:腹大胀满,脉络怒张,胁腹刺痛,面色晦暗黧黑,胁下癥块,面、颈、胸壁等处可见红点赤缕,手掌赤痕,口干不欲饮,或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化气行水。

方药:调营饮加减。

虚 证:

5.脾肾阳虚证

证候: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神疲怯寒,面色苍黄或 白,脘闷纳呆,下肢浮肿,小便短少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补脾,化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

6.肝肾阴虚证

证候:腹大胀满,甚或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牙龈出血,时或鼻衄,小便短少,舌红绛少津,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化气利水。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