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名堂为何刊药目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7-05-23 16:04
现存的知名中药商号大都由当初店铺(前店后厂)发展而来,这些商号分别刻刊了自己的药目。查阅史料,现存较早

现存的知名中药商号大都由当初店铺(前店后厂)发展而来,这些商号分别刻刊了自己的药目。 查阅史料,现存较早的药目有《同仁堂药目》(康熙四十五年)、《永安堂药目》(乾隆九年)、《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光绪三年)、《达仁堂药目》(1913年)、《宏济堂药目》(1923年)……这些知名中药商号为何要刊刻“药目”呢?

笔者收藏有早期版本的《永安堂药目》《同仁堂药目》《宏济堂药目》等,其中就有关于刊刻药目方面的信息。如《宏济堂药目》中有一篇创始人乐镜宇撰写的“自序”,其中提到,“凡业药商者,率皆刊行药目以广招来,阅之味同嚼蜡,本无之可言,然舍此则药剂名称繁不足以俾众周知,以遍购置者之应用……”,“为之媒介于其间,则为之交易者有所适从,商业亦因而展布,此则本堂药目一卷之所以由作也”,“然阅者得是编而次第求之,则亦如按图所骥,庶乎其不差矣。

对普通百姓来讲,药品专业性很强,很难熟知每个配方、特性、服用等,药目则系统地对古方、民间验方、宫廷秘方、祖传秘方等进行整理,以传统的丸散膏丹为主,以药酒等为辅,对配方的适应症状、主治功效、用量等明确描述,是一种推介说明书,直接目的是为了方便病人选方用药。药目在客观上便利了消费者,并借此保留了一批重要配方,主观上则是本堂商号的一种宣传。刊刻药目是行业惯例,当时发行量较大,但现在遗存较少,早期刻版的“药目”已成收藏界新宠。

药目的五个特点

反复阅读这些内涵丰富“药目”,可以解读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其一,商号命名颇有讲究,内涵吉祥。知名商号所选择的字多出自古籍,蕴含吉祥,或拙而朴,或公而雅。“同仁”源于《易经》,意为“和同于人,宽广无私”:“宏济”则寓“宏业济民”之意:“庆仁”则取“庆有延年益寿,仁心普济万方”之意:“万全”则由名联“万国称扬誉广三千界,全球敬仰名垂五百年”藏头组成;《永安堂药目序》则点明“本堂实与名副,财以道生”;千芝堂的店名取自本店的一本药目,内有明确记述……这些商号汲取了中国文化基因,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构成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历久弥香。

其二,书目是一段历史时期多种工艺的凝结。这些“药目”采用线装模式,木板雕刻,宣纸或毛边纸,繁体竖排,读时由上而下,由右往左,页码编号位于左侧中下部,由右而左依次增大。虽然纸页发黄变脆,虫咬浸泡缺角,但订线依然结实,摊开张合自如,在传递古色古香、浓厚典雅文化气息的同时,更体现着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当时出版技术、印刷水平、造纸工艺、书写雕刻的缩影。

其三,扉页印有药目名称店址用于“打假”。“庆仁堂药目”正下方印有小“北京崇门外大街路”,“达仁堂药目”右侧印有“开设北京正阳门外大栅栏西头路南五十五号”,“宏济堂药目”印有“开设山东省垣抚院东大街路北”……附上详细店址或专门注明“别无分店”绝非多余,而是基于“打假”的考虑,属刻意为之。

这些商号注重药材原产地,遵古修合炮制方法,质量过硬,名声昭彰。永安堂老掌柜杨周臣曾说,“监制者责任重大,终日督饬,唯恐疏漏,虽神疲力竭,亦弗敢稍懈。”同仁堂坚持“炮制方法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宏济堂则坚持“药材选购”,不是一等货不要,产地不是最佳的不要,非药用部分不要等。

正因为这些名堂“选料精纯,配剂详慎”,才出现了“乃有无耻之徒,偷刻本堂门票,造做假药药串客店、会馆,谬称其药自堂盗出,减价骗人”的事件,因而强调“本堂……多历年所并无分店在外”,“务请到本堂当面交易,或托亲友代买亦须枉驾到铺。”(《同仁堂药目》)。在药目中明确说明店址,强调只此一家正宗,别无分店,就显得尤其重要——《同仁堂药目》还保存了清代官府有关惩办制造假药骗人的重要史料。

其四,药目分门列种,信息丰富。《庆仁堂药目》列16门、658种方剂,《永安堂药目》列11门、373种配方,《同仁堂药目》列15门、487种配方,《宏济堂药目》列15门、510种配方,《千芝堂药目》13列存泻痢、小儿、伤寒痰嗽等药目13门……各门下又有小目录,载有各种药品名称、疗效及适应病症,便于检索。对比发现,虽然“药目”分门数量不同,但分类依据相似,基本都按照风痰伤寒、诸火暑湿、补益虚损、脾胃泄泻、痰饮咳嗽、眼目口齿、饮食气滞、妇女小儿等,与现代意义上的医院分科相仿。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