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医术语-隔姜灸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7-05-13 08:02
下面医学教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医术语-隔姜灸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隔姜灸是众多中医术语中的一

隔姜灸是众多中医术语中的一个,明代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类似的灸法还有隔盐灸、隔蒜灸等。

操作方法:

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被灸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适应症:

隔姜灸疗的方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和内关(在前臂掌侧,当大陵穴与曲泽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穴,把生姜切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每日两次。

注意事项: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