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甘草的中医验方和用法(2)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31 22:17
10.《本草正义》: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本经》所叙皆是也。又甘能缓急,故麻黄之开泄,必得甘草以监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窜者

10.《本草正义》:甘草大甘,其功止在补土,《本经》所叙皆是也。又甘能缓急,故麻黄之开泄,必得甘草以监之,附子之燥烈,必得甘草以制之,走窜者得之而少敛其锋,攻下者得之而不伤于峻,皆缓之作用也。然若病势已亟,利在猛进直追,如承气急下之剂,则又不可加入甘草,以缚贲育之手足,而驱之战阵,庶乎所向克捷,无投不利也。又曰,中满者忌甘,呕家忌甘,酒家亦忌甘,此诸证之不宜甘草,夫人而知之矣;然外感未清,以及湿热痰饮诸证,皆不能进甘腻,误得甘草,便成满闷,甚且入咽即呕,惟其浊腻太甚故耳。又按甘草治疮疡,王海藏始有此说,李氏《纲目》亦曰甘草头主痈肿,张路玉等诸家,皆言甘草节治痈疽肿毒。盖即从解毒一义而申言之。然痈疡之发,多由于湿热内炽,即阴寒之证,亦必寒湿凝滞为患,甘草甘腻皆在所忌。若泥古而投之,多致中满不食,则又未见其利,先见其害。

11.《本草新编》:甘草,味甘,气平,性温,可升可降,阳中阳也。无毒。入太阴、少阴、厥阴之经。

12.《长沙药解》:甘草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实用验方

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0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200克(炙),干姜100克(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50克。甘草100克。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5克,石菖蒲2.5-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医学|教育网搜索整理

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150克,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

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200克,滑石粉25克。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

治饮馔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饮无虞。(《本草蒙筌》)

治铅中毒:生甘草15克,杏仁(去皮、尖)20克。二味煎服,一日两次,可连服三至五天。

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200克、炮干姜100克,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150克,研细。每日取5克,童便三合调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甘草12~20克。水煎,早晚分服。

低血压:甘草、五味子各6~12克,茯苓15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或泡茶饮。

肺结核:甘草50克。每日1剂,煎计分3次服用。

传染性肝炎:用100%甘草煎剂15~20毫升(小儿减半),每日3次。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