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中药材:卜芥

http://www.ykbg.net/ 来源:医考必过网 2018-07-23 18:00
【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拼音名】BǔJi 【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

  【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拼音名】Bǔ Jiè

  【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尾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假海芋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粗壮,肉质。茎高可达1米余。叶互生,阔卵形,长15~40厘米,宽10~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凹,全缘,叶脉两面凸起,上面暗绿色,下面亮绿色;叶柄肉质,浓绿色,长30~90厘米,柄下部两侧扩展成鞘状。肉穗花序单生;花小形,黄白色,单性同株;佛焰苞肉质,长15~30厘米,管长5~10厘米,上部狭舟形,边包旋,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雄花在上部,雄蕊连合成六角形的单体;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在下部,子房1室。浆果淡红色。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村旁、沟边。分布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四川等地亦有栽培。

  【化学成份】含草酸钙和皂毒甙。

  【炮制方法】刮净外表的毛和黑皮,切成丝条。每斤加食盐1.2~1.6两拌炒,炒至灰青色、水气干、折断面中间无白心时,去净盐屑即可。

  【性味】《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微苦,大寒,有毒。

  【功能主治】

  解毒退热,消肿散结。治钩端螺旋体病,毒蛇咬伤,瘰疬,一切肿毒初起。

  ①《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毒退热,消肿镇痛。治高热不退,毒蛇咬伤,肺结核,流感,肠伤寒,蜂窝织炎,无名肿毒,毒蜂螫伤。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解毒,散结。治瘰疬,疖疮,一切毒疮初起。

  ③《广西药植名录》:根状茎:治慢性骨髓炎,钩端螺旋体病,汤火伤;叶:治毒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品1~2两,须炮制方法,宜煎2小时以上,以免中毒)。外用:捣敷。

  【临床治疗应用】

  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用鲜卜芥块根半斤,去皮切片,加食盐少许炒干,加水1000毫升,煎成250毫升,为1天量,2次分服。或用卜芥干片加工制成浸膏片,每片相当于生药11克,成人每天9~12片,3次分服。儿童酌减,服至痊愈为止。治疗103例,治愈率93.20%。除对肺出血型疗效较差外,其他类型体温平均2.2天恢复正常。在治程中,仅少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喉头发痒等副作用,如加适量食盐处理和延长煎药时间(2小时以上),可以大大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②治疗毒蛇咬伤

  用卜芥块根去外皮,切片加少许食盐,共炒黄焙干,研成末,装入胶囊(每粒3分),或制成糖衣片(每片0.3克)。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胶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时服1次,连服8次后改为每小时服1次。以后视病情逐渐延长给药时间,每隔2~4小时服1次,直至症状消失。小儿剂量酌减。治疗100例,其中溶血毒型21例,神经毒型4例,混合毒型75例。除1例因被银环蛇咬伤达9小时入院抢救无效外,其余99例痊愈。服药最短时间为3天,总量为10.8克;最长时间为34天,总量达145.8克。其中有4例溶血毒型症状严重,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卜芥对血液循环毒型、混合毒型及神经毒型的蛇咬伤均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五步蛇(聋婆蛇)、小眼镜蛇、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疗效显著。在上述临床治疗应用基础上,每次剂量曾提高为成人8片,小儿4片,未见毒性反应。

  ③预防稻田皮炎

  用卜芥20斤捶烂,与石灰5斤混匀,加水浸过药面,3天后过滤去渣,(医考必过网搜集整理)在下田前用药液涂擦四肢浸水部位。

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