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2015主管中药师考试大纲-基础知识(3)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1-10 23:55
(二)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白前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1 (三)清化

(二)温化寒痰药 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皂荚、旋覆花、
白前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三)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浮海石、瓦楞子、礞石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四)止咳平喘药 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十七、安神药 (一)概述 1.安神药的性能特点 1

2.安神药的功效 1

3.安神药的适应范围1 1

4.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安神药的功效 1

7.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 1

(二)重镇安神药 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三)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的性能、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十八、平肝息风药 (一)概述 1.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 1

2.平肝息风药的功效 1

3.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 1

4.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平肝息风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平肝息风药的功效 1

7.各类平肝息风药的适应范围 1

(二)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法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三)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
蜈蚣、僵蚕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十九、开窍药 (一)概述 1.开窍药的性能特点 1

2.开窍药的功效 1

3.开窍药的适应范围 1

4.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二十、补虚药 (一)概述 1.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

2.补虚药的功效 1

3.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

4.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 1

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 1

(二)补气药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自扁豆、甘草、大枣、饴糖、蜂蜜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三)补阳药 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虫夏草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四)补血药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五)补阴药 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龟甲、鳖甲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二十一、收涩药 (一)概述 1.收涩药的性能特点 1

2.收涩药的功效 1

3.收涩药的适应范围 1

4.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5.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 1

6.各类收涩药的功效 1

7.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 1

(二)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的性能、功效、应用、
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三)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四)固精缩尿止带药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椿皮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瞪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二十二、涌吐药 (一)概述 1.涌吐药的功效 1

2.涌吐药的适应范围 1

3.涌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常山、瓜蒂、胆矾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二十三、攻毒杀虫止痒药 (一)概述 1.攻毒杀虫止痒药的性能特点 1

2.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功效 1

3.攻毒杀虫止痒药的适应范围 1

4.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大蒜的性能、
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
用异同点 1

二十四、拔毒化腐生肌药 (一)概述 1.拔毒化腐生肌药的性能特点 1

2.拔毒化腐生肌药的功效 1

3.拔毒化腐生肌药的适应范围 1

4.拔毒化腐生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二)具体药物 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药物功用异同点 1

中药化学

考试学科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中药化学 一、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1

2.水蒸气蒸馏法 1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 1.溶剂法 1

2.沉淀法 1

3.结晶法 1

4.膜分离法 1

5.色谱法 1

6.其他方法 1

二、糖和苷类化合物 (一)糖类化合物 1.糖的结构与分类 1

2.糖的理化性质 1

(二)苷类化合物 1.苷的结构与分类 1

2.苷的理化性质 1

(三)糖和苷的提取 1.糖的提取 1

2.苷的提取 1

3.苷元的提取 1

三、醌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1.苯醌类 1

2.萘醌类 1

3.菲醌类 1

4.蒽醌类 1

(二)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1

2.化学性质 1

(三)提取分离 1.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

2.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1

(四)实例 1.大黄中的主要蒽醌类化合物及其理化性质 1

2.大黄中的主要葸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1

四、苯丙素类 (一)香豆素类 1.香豆素的结构与分类 1

2.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1

3.香豆素的提取 1

4.实例秦皮中的香豆素类成分 1

(二)木脂素类 1.木脂素的结构与分类 1

2.实例五味子中的木脂素类成分 1

五、黄酮类化合物 (一)结构与分类 1.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 1

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其结构特征 1

3.黄酮类化合物重要成分举例 1

(二)理化性质 1.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 1

2.黄酮类化合物的旋光性 1

3.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性 1

4.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 1

5.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1

(三)提取分离 1.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1

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1

(四)实例 1.槐米中的黄酮类成分 1

2.黄芩中的黄酮类成分 1

3.葛根中的黄酮类成分 1

六、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类 1.萜类的结构与分类 1

2环烯醚萜类的结构特点 1

3.环烯醚萜类的主要性质 1

4.萜类重要成分举例 1

(二)挥发油 1.挥发油的组成 1

2.挥发油的理化性质 1

3.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1

4.挥发油的分离方法 1

5.实例薄荷挥发油 1

七、三萜类化合物 (一)分类及结构特点 1.四环三萜 1

2.五环三萜 1

(二)理化性质 1.性状 1

2.溶解性 1

3.发泡性 1

4.颜色反应 1

5.水解反应 1

6.溶血作用 1

(三)提取与分离 1.提取 1

2.分离 1

(四)实例 1.人参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1

2.甘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1

3.柴胡中的三萜类化合物 1

八、甾体类化合物 (一)概述 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1

2.甾体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1

(二)强心苷 1强心苷的结构与分类 1

2.强心苷的物理性质 1

3.强心苷的水解反应 1

4.强心苷的颜色反应 1

5.强心苷的提取分离(强心苷提取分离注意事项) 1

6.蟾酥中的强心成分 1

7.毛花洋地黄中的强心苷成分 1

(三)甾体皂苷 1.甾体皂苷的结构与分类 1

2.甾体皂苷重要成分举例 1

3.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1

4.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 1

(四)胆汁酸 1.胆汁酸类成分的结构特征 1

2.胆汁酸类成分的理化性质 1

3.胆汁酸的提取 1

4.中药牛黄、熊胆中的胆汁酸类成分 1

九、生物碱 (一)概述 1.生物碱的分布 1

2.生物碱的存在形式 1

(二)结构与分类 1.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 1

2.主要类型生物碱成分举例 1

(三)理化性质 1.生物碱的性状 1

2.生物碱的旋光性 1

3.生物碱的溶解性 1

4.生物碱的碱性 1

5.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1

6.生物碱的显色反应 1

(四)提取与分离 1.生物碱的提取 1

2.生物碱的分离 1

(五)色谱检识 薄层色谱法 1

(六)实例 1.麻黄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2.黄连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3.洋金花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4.苦参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5.汉防已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6.乌头(附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7.马钱子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1

十、鞣质 (一)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1.鞣质的结构 1

2.鞣质的分类 1

(二)鞣质的理化性质 1.鞣质的物理性质 1

2.鞣质的化学性质 1

(三)鞣质的提取与分离 1.鞣质的提取 1

2.鞣质的分离 1

十一、其他成分 (一)脂肪酸类化合物 1.结构分类 1

2.理化性质 1

(二)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1.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

2.蛋白质和酶的理化性质 1

方剂学

考试学科 单元 细目 要点 考试科目



学 一、概述 (一)方剂与治法 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

2.常用治法 1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力剂配伍的目的 1

2.方剂的组方原则 1

3.方剂的变化形式 1

(三)常用剂型 汤、丸、散、膏、酒、丹、栓、注射剂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

二、解表剂 (一)概述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 1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辛温解表 1.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麻黄汤的鉴别应用 1

2.九味羌活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3.小青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三)辛凉解表 1.银翘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应用 1

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 1

3.柴葛解肌汤的组方原理 1

(四)扶正解表 1.败毒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参苏饮的鉴别应用 1

2.麻黄细辛附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三、泻下剂 (一)概述 1.泻下剂的适用范围 1

2.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寒下 1.大承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鉴别应用 1

2.大黄牡丹汤的组方原理 1

(三)温下 温脾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大黄附子汤的鉴别应用 1

(四)润下 1.麻子仁丸的组方原理 1

2.济川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子仁丸的鉴别应用 1

(五)逐水 十枣汤的组方原理及应用注意事项 1

(六)攻补兼施 1.黄龙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增液承气汤的组方原理 1

四、和解剂 (一)概述 1.和解剂的适用范围 1

2.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大柴胡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柴胡汤的鉴别应用 1

3.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理 1

(三)调和肝脾 1.四逆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逍遥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四逆散的鉴别应用 1

3.痛泻要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1

(四)凋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五、清热剂 (一)概述 1.清热剂的适用范围 1

2.清热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清气分热 1.白虎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竹叶石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虎汤的鉴别应用 1

(三)清营凉血 1.清营汤的组方原理 1

2.犀角地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营汤的鉴别应用 1

(四)清热解毒 1.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凉膈散的组方原理 1

3.普济消毒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银翘散的鉴别应用 1

4.仙方活命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五味消毒饮的鉴别应用 1

(五)清脏腑热 1.导赤散的组方原理 1

2.龙胆泻肝汤的组方原理 1

3.左金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龙胆泻肝汤的鉴别应用 1

4.清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5.玉女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清胃散的鉴别应用 1

6.泻自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1

7.苇茎汤的组方原理 1

8.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方原理 1

9.芍药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白头翁汤的鉴别应用 1

(六)清虚热 1.青蒿鳖甲汤的组方原理 1

2.当归六黄汤的组方原理 1

六、祛暑剂 (一)概述 1.祛暑剂的适用范围 1

2.祛暑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祛暑解表 香薷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三)祛暑利湿 六一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四)清暑益气 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1

七、温里剂 (一)概述 1.温里剂的适用范围 1

2.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温中祛寒 1.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小建中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 1

3.吴茱萸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左金丸的鉴别应用 1

(三)回阳救逆 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参附汤的鉴别应用 1

(四)温经散寒 1.当归四逆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当归四逆汤
的鉴别应用 1

3.阳和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仙方活命饮的鉴别
应用 1

八、补益剂 (一)概述 1.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1

2.补益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补气 1.四君子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参苓白术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四君子汤的鉴别应用 1

3.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理 1

4.生脉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1

5.玉屏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桂枝汤的鉴别应用 1

6.完带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1

(三)补血 1.四物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当归补血汤的组方原理 1

3.归脾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四)气血双补罂 1.炙甘草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生脉散的鉴别应用 1

2.八珍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的鉴别应用 1

(五)补阴 1.六味地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大补阴丸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六味地黄丸的鉴别应用 1

3.一贯煎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1

(六)补阳 肾气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七)阴阳双补 1.地黄饮子的组方原理 1

2.七宝美髯丹的组方原理 1

九、固涩剂 (一)概述 1.固涩剂的适用范围 1

2.固涩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固表止汗 牡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玉屏风散的鉴别应用 1

(三)涩肠固脱 1.真人养脏汤的组方原理 1

2.四神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理中丸的鉴别应用 1

(四)涩精止遗 1.金锁固精丸的组方原理 1

2.桑螵蛸散的组方原理 1

(六)固崩止带 1.固冲汤的组方原理 1

2.易黄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完带汤的鉴别应用 1

十、安神剂 (一)概述 1.安神剂的适用范围 1

2.安神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的组方原理 1

(三)滋养安神 1.酸枣仁汤的组方原理 1

2.天王补心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柏子养心丸的鉴别应用 1

十一、开窍剂 (一)概述 1.开窍剂的适用范围 1

2.开窍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凉开 1.安宫牛黄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牛黄清心丸的鉴别应用 1

2.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的鉴别应用 1

(三)温开 苏台香丸的组方原理 1

十二、理气剂 (一)概述 1.理气剂的适用范围 1

2.理气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行气 1.越鞠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枳实薤白桂枝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的鉴别应用 1

3.半夏厚朴汤的组方原理 1

4.天台乌药散的组方原理 1

5.暖肝煎的组方原理 1

(三)降气 1.苏子降气汤的组方原理 1

2.定喘汤的组方原理 1

3.旋覆代赭汤的组方原理 1

4.橘皮竹茹汤的组方原理 1

十三、理血剂 (一)概述 1.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1

2.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活血祛瘀 1.桃核承气汤的组方原理 1

2.血府逐瘀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3.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原理 1

4.复元活血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血府逐瘀汤的鉴别应用 1

5.七厘散的组方原理 1

6.温经汤的组方原理 1

7.生化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温经汤的鉴别应用 1

8.失笑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金铃子散的鉴别应用 1

9.桂枝茯苓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鳖甲煎丸的鉴别应用 1

(三)止血 1.十灰散的组方原理 1

2咳血方的组方原理 1

3.小蓟饮子的组方原理 1

4.槐花散的组方原理 1

5.黄土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归脾汤的鉴别应用 1

十四、治风剂 (一)概述 1.治风剂的适用范围 1

2.治风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九味羌活汤的鉴别应用 1

2.大秦艽汤的组方原理 1

3.牵正散的组方原理 1

4.小活络丹的组方原理 1

5.消风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防风通圣散的鉴别应用 1

(三)平息内风 1.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 1

2.镇肝熄风汤的组方原理 1

3.天麻钩藤饮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镇肝熄风汤的鉴别应用 1

4.大定风珠的组方原理 1

十五、治燥剂 (一)概述 1.治燥剂的适用范围 1

2.治燥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轻宣外燥 1.杏苏散的组方原理 1

2.桑杏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桑菊饮的鉴别应用 1

3.清燥救肺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桑杏汤的鉴别应用 1

(三)滋阴润燥 1.增液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炙甘草汤、清燥救肺汤的鉴别应用 1

3.百合固金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咳血方的鉴别应用 1

4.养阴清肺汤的组方原理 1

十六、祛湿剂 (一)概述 1.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1

2.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燥湿和胃 1.平胃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藿香正气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香薷散的鉴别应用 1

(三)清热祛湿 1.陈蒿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八正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小蓟饮子的鉴别应用 1

3.三仁汤的组方原理 1

4.甘露消毒丹的组方原理及其与三仁汤的鉴别应用 1

5.连朴饮的组方原理 1

6.二妙散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四)利水渗湿 1.五苓散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猪苓汤的鉴别应用 1

2.防己黄芪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玉屏风散的鉴别应用 1

(五)温化寒湿 1.苓桂术甘汤的组方原理 1

2.真武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3.实脾散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真武汤的鉴别应用 1

4.萆薜分清饮的组方原理 1

(六)祛风胜湿 1.羌活胜湿汤的组方原理 1

2.独活寄生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十七、祛痰剂 (一)概述 1.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 1

2.祛痰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燥湿化痰 1.二陈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2.温胆汤的组方原理、加减化裁及其与蒿芩清胆汤的鉴别应用 1

(三)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的组方原理 1

2.小陷胸汤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1

3.滚痰丸的组方原理 1

(四)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的组方原理 1

(五)温化寒痰 三子养亲汤的组方原理 1

(六)治风化痰 1.止嗽散的组方原理 1

2.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方原理 1

十八、消食剂 (一)概述 1.消食剂的适用范围 1

2.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

(二)消食化滞 1.保和丸的组方原理 1

2.枳实导滞丸的组方原理 1

(三)健脾消食 1.健牌丸的组方原理及其与参苓白术散的鉴别应用 1

2.枳实消痞丸的组方原理 1

十九、驱虫剂   乌梅丸的组方原理 1

注:

1.组方原理指据证审机、立法遣药、合理配伍的逻辑联系。

2.加减化裁主要指《方剂学》教材中涉及的常用加减、附方。

3.鉴别应用指两首或两首以上方剂在主治、组成、配伍、功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4.凡大纲中涉及的方剂考生均应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主治。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