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必过

胃脘痛的针灸治疗-中医针灸主任医师辅导

http://www.ykbg.net/ 来源:原创 2015-03-06 21:45
网小编了中医针灸主任医师考试复习需了解知识点:胃脘痛的针灸治疗,详细内容如下:【概述】

网小编了中医针灸主任医师考试复习需了解知识点:胃脘痛针灸治疗,详细内容如下:

【概述】

胃脘痛指胃脘部疼痛而言,其类型甚多。这里仅讨论急性发作,痛势剧烈的胃脘暴痛。现存最早的针灸典籍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已提及脘痛;《内经》记载的以针灸治疗的心痛病症中,不少属于本证。历代针灸文献中,胃脘痛是主要适应症之一,其中包括胃脘暴痛。

现代医学之急性胃炎、急性胃出血、溃疡穿孔等可参照本证辨治。

【病因病机】

胃脘暴痛,多因外感寒邪,邪犯胃腑,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致胃失通降,气机阻滞,致生疼痛;亦有气滞日久,瘀血内结,不通则痛,久痛伤胃络,则疼痛出血并现。

【辩证分型】

(一) 寒邪犯胃

胃脘疼痛,病势急暴,得温熨则减,口不渴、喜热饮,脉弦紧,苔白。

(二) 瘀血停滞

胃脘剧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如伤及胃络,可见突然呕血或黑便,脉涩,舌质紫暗。

【治疗】

(一) 寒邪犯胃

1.治则:散寒止痛。

2. 处方;足三里、中脘、胃俞。

3. 方义:胃合足三里,是治胃腑病症之要穴,针此能消散阴寒,通降胃气;中脘胃之募穴,胃俞胃之背输,输募相合,温中州,理气机,止胃痛。

4. 治法:先在足三里穴区按压得敏感点后刺入,施以气至法导针感向上,如能入腹最佳,再重用泻法;中脘与胃俞平补平泻,针后以艾卷雀啄法灸此两穴。

5.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卒心病不可忍,刺任脉上脘一穴……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其穴下针;令患人觉针下气行如衮鸡子入腹为度;次针气海二穴,足少明涌泉二穴……如不已,刺手厥阴包络经间使二穴……次针手少阳三焦经支沟二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

《神应经。心脾胃门》:“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各三十壮)、膈俞、胃俞、肾俞(随年壮)”。

(二) 瘀血停滞

1.治则:活血化瘀。

2. 处方:膈俞、内关、公孙。

3.方义:膈俞,血之会穴,最能活血理血;内关、公孙二穴为父母相配,内关通阴维而系胃,公孙络胃经而属于足太阴,且与“血海”冲脉相联。故三穴配合,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如出现呕血、便血等症,亦可在本方基础上,参照”血证“一节加减治疗。

4. 治法:先针内关、公孙,均先泻后补,以泻为主;继针膈俞穴,平补平泻。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三》:“膈俞、治胃脘暴痛”。

《神灸经纶。卷三》:“胃脘痛:膈俞、脾俞、胃俞、内关、阳辅、商丘”

相关资讯
医考会员培训注册
医学教育网网上辅导保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发展历程 - 网站地图